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1-4 21:36 编辑
相思树,一种南方常见的树。比起村边地头的翠竹,它不那么实用;比起漫山遍野的是松树林,它缺少的是规模;它的花,不象凤凰树那样满树火红绚丽夺目,论气势,更不能与大叶榕相提并论。他只是作为景观树,被现代人种植在公路、广场、街道、公园等地方,在许多人的眼里,它和其他景观树没什么本质区别。和许多人一样,尽管早就认识它,却也总是觉得和其他树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此时此刻,站在相思树下,我的心情格外激动。
我之所以激动,是因为刚才无意唱了《红豆》这首歌,突然想起相思树的象征意义。一千多年以前的盛唐时期,诗人兼画家王维的《相思》一问世,足以令之前所有的爱情诗篇黯然失色,短短的四句话二十个字,曾经打动多少古今读者。因为这首《相思》,红豆成了爱情的象征,后世把相思树奉为爱情圣树,绝不为过。君不见,当代妙龄男女向异性表白爱慕之情,不用再绞尽脑汁,费事费力又费心编织华丽辞藻,只需把王维他老前辈的诗抄下,交给心仪已久的梦中情人,对方多半会心领神会。
想当年,初中毕业前夕,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趁着教室里没有第二人,我终于鼓起勇气,偷偷把一封信夹进一位女生的课本里。那位女生就是我暗恋三年之久的同学,也就是我的现任内人。那封信没有称呼,也没有落款,通篇(daengx fung leu bae)只有二十个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拮,此物最相思。”
仅凭一首《相思》,就打动晓溪的芳心,短短的二十个字,胜过千言万语,真是既含蓄又有品味。
正因为这种缘故,我对这首诗情有独钟。当我真正站在相思树下,穿越到往日时光里,重温着温馨的往事,内心的感动是无法形容的,出于爱屋及乌的心态,不禁对这种树多了几分敬重。
沉醉在回忆的喜悦中,回味着往事的甜蜜,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几乎平均若干分钟,就有一辆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但是没有一辆是去我们乡镇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等了整整一夜,“拣死鱼”的车始终没有出现。直到早晨六点半钟光景,一辆县城至我们乡镇的客车向这边开过来,见我挥手,就停在路边。车门一打开,我不得不停下思绪,恋恋不舍告别了相思树,收拾货物上了车。
光阴似箭,一眨眼又虚度了十多个年头。从那天晚上到现在,我搭车出门经过那段路,至少不低于一两百次。路面状况和两边风景,多少有点变化,原先不算高也不算大的两排相思树,和十几年前相比,更高大,更茂盛了。每到花开的季节,或粉红色,或雪白色的花,挂满了树上,不炫目,不娇媚,不张扬。车开过树下,微风吹进窗口,阵阵淡淡的花香钻进鼻孔。目睹此景,闻着花香,我总能抛开俗心杂念,获得短暂的慰藉。
今晚,我再次搭车路经过这段路,当晚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只是,当年的景物,已经被时光摧残得难以辨认,无论我如何的加倍努力,再也记不起当晚邂逅的相思树,到底在哪个地段,甚至连大致范围都已经模糊不清,然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因那次邂逅,从这里到我们乡镇,长达二十多公里的路段,都变得诗意盎然起来,路边两排貌似很普通的相思树,都成了我眼里最美的风景。
感谢命运之神,有意让我在那天错过最后一趟班车,更感谢命运之神,让我能够在半路上和相思树亲密邂逅,共同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让我麻木多年的激情被瞬间激活,让我直到今天,还能拥有如此浪漫的情怀和美好的回忆。
2017年5月8日14时 照片描述更正:路边相思树,悠悠诉旧情。故地重游日,回忆最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