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德里达的“在场”的内涵为:在相关联的现象、事物、理论、知识的多元结构中,本质必须存在(being),否则这事物必然不在,在场即重视本质存在,又重视这种存在的现场性,二者不可或缺。因为只有保存了现场性的存在,才会保存事物完整、真实的信息和元素,而这一点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即本质是真的在场还是在场的假相(非在场)十分重要。
的问题依然存在。
和《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写作危机》
中的“民族母语”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共同语——汉语,至于雷晓玲的《非母语文学创作的典范——康拉德的文学创作语言》、张哲俊的《再论韩国汉文学与母语文学表现力之争》《韩国汉文学与母语文学表现力之争》等论文中的母语边界则更超出了本文母语的范畴;2.对各民族母语文学的关注,仅仅局限在彝族、藏族、蒙古族等个别民族以及这些民族的个别学者中,而并非所有母语民族学者们的共同意识。
。在蒙古族母语文学研究领域,人们并没有觉得研究的缺席或者母语文学被边缘化,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在蒙古族母语之外,这些作家作品和研究成果并不为人所知。再如2011年7月28日在内蒙古赤峰学院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上,赤峰学院蒙古文史学院提交了11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涉及蒙古族民间文学(民歌、故事)、蒙古族古代文学、蒙古族现当代作家文学、蒙古族比较文学等多个领域,其中有10篇论文由这些蒙古族双语学者用母语完成后又自己翻译成汉语,有的学者甚至将蒙、汉文对照的论文提交论坛。论坛的“论文集”成为多语种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贺·赛音朝克图在论坛上则宣称,自己是第一次用汉语宣讲论文。这些蒙古族学者用蒙古文书写、用汉语宣讲的论文,无论在话语方式上,还是在研究方法——现象学、文化学、生态学上都带给人们极大震动,人们通过这种话语方式,看到了一个过去不为人所知的丰富的文学及文学研究世界。
。在上述母语文字期刊中,很多纯文学期刊已经具有几十年的历史,如创刊于1951年的朝鲜文的《延边文学》、维吾尔文的《新疆文学》(后改为《塔里木》)、1953年创刊的哈萨克文的《曙光》、创刊于1955年的蒙古文的《花的原野》等等。此外,有的民族甚至办有多种母语文学期刊,如蒙古文的《花的原野》《呼伦贝尔文学》《西拉木沦》《敕勒格尔塔拉》《陶茹格萨茹娜》《启明星》《汗腾格里》等,藏文的《西藏文艺》《邦锦梅朵》《拉萨河》《雪域文化》《珠峰》《山南文艺》《羌塘》等。在民族较多的省区,还形成了多语种文学期刊并存的局面,如新疆就有维吾尔文的《塔里木》、哈萨克文的《曙光》《木拉》、蒙古文的《启明星》《汗腾格里》、柯尔克孜文的《新疆柯尔克孜文学》《新疆艺术》等30多种各民族母语文学期刊。
(36~51)。然而,除柯尔克族的读者、作者以外,《新疆柯尔克孜文学》并不为人所知,柯尔克族母语文学令人惊叹的传播现场和接受的广泛性同样不为人所知。柯尔克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传播的话语系统中“不在场的在场”,也代表了其他民族母语文学的现实处境。
。创刊于1960年的《文学译丛》是我国唯一一份将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译成维吾尔文公开出版发行的文学翻译刊物。50多年来,《文学译丛》杂志出版600多期,将鲁迅、巴金、茅盾、郭沫若、老舍、梁斌、杨沫、周立波、柳青、欧阳山、李季、王蒙、刘绍棠、刘心武等作家5 000多万字的优秀文学作品译成维吾尔文。然而,众多维吾尔族母语作家中,被翻译成汉文进入中国文学传播空间的作品却少得可怜。2009年中国作协编辑10卷本《中国当代少数民族翻译作品集》,在征集翻译作品时,新疆所提供的精选过的参选小说就达200多万字。同样,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等母语文学发达的民族中,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至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甚至《天安门诗抄》都曾被翻译成本民族文字,包括西方19世纪以来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也大都由汉文翻译成各民族文字进入各民族文学传播空间,但是这些民族的母语作家创作的作品却很少被翻译成汉文走入中国文学传播的公共空间。例如蒙古族母语作家满都麦30年来共创作了260多篇长、中、短篇小说,而译成汉文发表的作品仅有30余篇。
[法]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M].何佩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何其芳.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问题[J].文学评论,1961(5).
杨经建.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
杨经建.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写作危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6).
乌力吉巴图.五十年的历程及《花的原野》精神——纪念《花的原野》文学月刊创刊50周年[EB/OL].海泉,译.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8238&pagecount=3.
新闻出版总署.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少数民族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EB/OL].http://www.seac.gov.cn/gjmw/zt/2009-07-31/1248915414798892.htm.
陈颖.丰富各族群众的阅读生活[N].新疆经济报,2011-09-23.
夏冠洲,等,主编.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文学翻译文学评论卷[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forum.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