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仔 发表于 2005-2-18 00:37:00

为什么靖西不过三月三

为什么靖西不过三月三而像汉人一样过清明节,真想不通,靖西作为一个壮族大县怎么把自己的民族最经典的节日丢了。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5-2-18 01:34:00

<P>如果你到过僚区更多地方,让你“想不通”的会更多。</P><P>给一份参考资料:</P><P>《歌圩分布表》统计分析
<a href="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010" target="_blank"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010</A></P><P>(一)各个月的峰值
正月初一   54个 + 春  节  40个
二月初二   17个
三月初三  100个
四月初八   14个
五月初五    7个 + 端午节   1个
六月初六    8个
七月十四   29个 + 中元节  17个
八月十五   23个 + 中秋节  26个
九月初九    9个 <P>(二)歌圩密集时段
正月初一至十六
三月初三至初五
三月十五至廿九</P><P>——————————————————————————————————</P><P>壮族的节日,多数跟歌圩有关。各地歌圩的圩期是错开的,武鸣过三月三,而田阳就可以过三月八。当然,靖西可以选择清明作为圩期。</P><P>在我的家乡(邕宁县东南部),有过三月三的,也有过清明的,这样的安排被认为必要的,是挤在同一天才是不可思议的。现在歌圩没落了,我们家乡的“会客节”习俗沿袭了歌圩的一些做法,即跟商贸圩镇一样,把相邻村、圩的节期、圩期错开,以方便人和物的流通。</P>

浪人 发表于 2005-2-18 07:51:00

靖西的“歌圩”(平时的圩日也一样)的日子每个乡镇是不相同的。靖西县城是农历三月二日。化垌则是三月三。而大部分的农村乡镇是三月三扫墓的。而县城则大多选择在清明节前后的星期天这样的假日进行,并非一定是清明节。

清风客 发表于 2005-2-18 12:48:00

楼主说的是靖西的什么地方呢?不要“以偏概全”才好。

Enjoy 发表于 2005-2-22 16:47:00

<P>我老家靖西县湖润镇就是每年的三月三扫墓的!!!!</P>

精神指导者 发表于 2005-2-25 21:45:00

统一过声势比较浩大,分开过比较合适年轻人泡妞.......

若星 发表于 2005-2-26 23:34:00

为什么靖西不过三月三

<P>是啊,我朋友也是过三月三的</P><P>他那里比我们德保还热呢</P>

菊人 发表于 2005-3-3 17:24: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沙南曼森</I>在2005-2-18 1:34:23的发言:</B>

<P>如果你到过僚区更多地方,让你“想不通”的会更多。</P>
<P>给一份参考资料:</P>
<P>《歌圩分布表》统计分析
<a href="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010" target="_blank"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010</A></P>
<P>(一)各个月的峰值
正月初一   54个 + 春  节  40个
二月初二   17个
三月初三  100个
四月初八   14个
五月初五    7个 + 端午节   1个
六月初六    8个
七月十四   29个 + 中元节  17个
八月十五   23个 + 中秋节  26个
九月初九    9个
<P>(二)歌圩密集时段
正月初一至十六
三月初三至初五
三月十五至廿九</P>
<P>——————————————————————————————————</P>
<P>壮族的节日,多数跟歌圩有关。各地歌圩的圩期是错开的,武鸣过三月三,而田阳就可以过三月八。当然,靖西可以选择清明作为圩期。</P>
<P>在我的家乡(邕宁县东南部),有过三月三的,也有过清明的,这样的安排被认为必要的,是挤在同一天才是不可思议的。现在歌圩没落了,我们家乡的“会客节”习俗沿袭了歌圩的一些做法,即跟商贸圩镇一样,把相邻村、圩的节期、圩期错开,以方便人和物的流通。</P></DIV>
<P>"会客节"是什么?壮语叫什么?在哪里有?</P>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5-4-13 14:52:00

<P>“会客节”是个统称,壮语里没有专门的名称,这个名称主要用于汉文记载的县志、新闻、杂录等。</P><P>邕宁的“会客节”,有元宵节、中秋节等几个时段。元宵节期间,从初六到十六都有村庄过节,有的村过初六,有的村过初七,有的村过初十,有的村过十五,相邻的村一般不安排相同的节期,而且节期一旦排定,就上百年不变更,跟商业圩市的圩期相类似。不同的是会客节一年只有少量几次,圩市则是三天一圩或五天、七天一圩(我家乡那边都是三天一圩,像星期那样不间断地滚动)。春节、元宵节期间的“会客节”,我们一般称为“吃初七”(goen cocaet)、“吃初十”(goen coceib)、“吃十五”(goen ceibhaj)等,似乎没有一个通用的名称。三月初三叫“吃初三”(goen coslam),清明节叫“吃清明”(goen ceingmeingz),五月初五叫“吃初五”(goen cohaj)或“吃伍月”(goen ngoxngid),七月十四叫“吃十四”(goen ceibsleiq)、“吃鬼节”(goen zitmangz),九月初九叫“吃初九”(goen cogouj)等。这些节日各村选择其中一两个来过,一般选了三月三就不选清明,选了七月十四就不选九月九。中秋节期间“会客节”比较集中,一般是从初十到十九都有安排,当然,还是临近的村尽量不同一天过中秋节。中秋节期间的“会客节”我们叫“吃山”(goen ndoi)、“吃八月山”(goen betngid ngoi),可翻译为“山节”,这一段时间秋高气爽,又不是农忙时节,所以做得比较隆重,白天晚上都安排节目,白天有吃饭、喝酒、赛球、抢花炮等节目,晚上有唱戏、放电影等节目(当然,有也有人喝酒到深夜,呵呵),我们那里的中小学以前在中秋节期间一般都放假五天,但不知现在还能不能放假那么多天。有些地方则利用重阳节那一段时间安排“会客节”,做法跟利用中秋节期间差不多。据说邕宁附近的横县、灵山、钦州、武鸣等地也有类似邕宁“会客节”的习俗,我没深入了解过,不好说太多。凌波仙子说他们武鸣那边有“朋友节”,是以年轻人为主的节日,这跟邕宁“会客节”有所不同,“会客节”是全村人的节日,家家户户备好酒菜等客来,亲戚、朋友、同学都可以是“客”,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也可以是“客”,还可以中餐吃这家晚餐喝那家,唯一要求是你至少认识席上的一个人,客人多了主人就忙一些,但不会不高兴,一个客人都没有那才是最没面子的事情。</P>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5-5-14 18:08:00

三月初三是从整体上来说。比如,在那坡三月初三和清明节壮族人都扫墓。而歌圩集中在三月,但各乡镇的具体日期不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靖西不过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