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靖西话的“我”和“你”读音怎么和汉语一样
为什么靖西话的“我”和“你”读音怎么和汉语一样,真不爽,而相邻的德保又有壮语发音? <P>我的理解是,历史上靖西县城外来人口比较多,汉文化氛围也一直较强盛,所以靖西县城的壮话有了“ni”“ngo”。当然,这样的解释是不充分的,我认为还应考虑德靖土语敬语体系的演变。</P><P>在“敬语体系”里,“你”、“我”这样的词不是唯一的,当mawz(mwngz)、gau(gou)不是敬语而nih、ngoh是敬语时,一旦敬语体系演变、简化,留下的就有可能是nih、ngoh而不是mawz(mwngz)、gau(gou)。[请参考红棉树的“南僚语德保话敬语体系简介” <a href="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20&ID=2187" target="_blank"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20&ID=2187</A> ]</P> 沙南贝侬用敬语思维去推测靖西话第一、第二人称代词,我觉得是合理的。不过,靖西话的 nih 和 ngoh,已经不限于县城了,大多数靖西县乡镇都习惯说 nih 和 ngoh ,而mawz 和 gau 出现的频率都比较低,这在壮语南部方言其他几个县份(如大新、天等、龙州)以及越南北部的岱侬语,都有着类似的现象。 我认为主要跟敬语体系的简化有关。这一点可以参考泰语的人称代词。泰语有跟壮语接近的人称代词,但部分固有词的用法和地位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真的哦,靖西话比德保话要汉化多了。 支持多使用真正的壮族词汇,就像我现在说的壮话,有壮语词的,我就会尽量使用,而少说汉语词汇,因为壮语词汇就是大家都在经常使用汉语借词而使用壮语词汇逐渐消亡的。 <P><FONT color=#ff3300 size=5>保护我们的民族固有词是我们每个僚人的神圣职责和义务!!!</FONT></P><P><FONT color=#ff3300 size=5>Dwg! Ndei!</FONT></P> 谈到语言,曾经在广西日报(不知何时了),看到有关僚语南部方言能与老挝语相通,而支援印支3国时老一辈南壮人在老挝也能与当地人沟通,从各方面看,老挝语与南壮应该是最接近的,但却被分到不同的方言。老挝政府对民族的划分又是一头雾水。最近僚网上对老挝讨论甚少。各位比侬还是群策群力,帮助我们这个比侬民族,他们还是跟我们一样都是gcd领导的哟。 老挝的老族是僚人的比侬民族,也是老挝的主体民族,只要老挝国家稳定就是好事! <FONT face=宋体 size=2>有机会到那里体会一下</FONT> <P><FONT size=3>为什么都是借好的好,都是借来的才是"敬"的呢?为什么简单的不能说,一定非要找个复杂的呢?是不是民族自悲心理在作怪呢?</FONT></P><P><FONT size=3>泰语里的人称代词与靖西话的这些情况类似。"我"不说กู(gu)而要找些借词,什么ฉัน(chan)、ข้าพเจ้า(khaaphajao)都出来了。觉得有些可悲。</FONT></P> <P><FONT size=3>GOU gag roxnyinh 是民族自悲心理在作怪! 可悲!!!</FONT></P><P><FONT size=3>Gij cigndaej siman haenx, couh dwg dingzlai Bouxcuengh gakgiz lij gangj "Gou", "Mwngz", "Sou", "De".</FONT></P> 我支持,可我们那里已经习惯说你字就是和普通话"NI"完全一样了,也不止到怎么改的 coenz bam 13 sij haenx lumj miz di loek."siman" wngdang sij baenz "sim'an".(noix aen hauhgekyaem). Honghlaj beixnuengx mwngz gangj ndaej deng, aen cih "siman" youq gwnz bam daih 13 haenx wngdang sij/raiz baenz "sim'an". Docih/gyo'mbaiq mwngz.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