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XA 发表于 2004-7-25 08:4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越色僚人</I>在2004-7-25 0:18:38的发言:</B>


<P>来到主人家里却指着主人的祖宗牌位进行大剌剌的侮辱,是不是贵民族优秀的传统?对此优秀传统,僚人望尘莫及并甘拜下风。</P></DIV>
<P>我对浪人的帖子望尘莫及并甘拜下风。</P>

发表于 2004-7-25 17:15:00

对于封建统治下的民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用鲁迅的话来说无非是两个时代: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没坐稳而争取坐稳奴隶的时代。所谓的帝王,有几个是好东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5 17:17:08编辑过]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4-7-25 23:44:00

我们应该在靖西安德建立起侬智高天子的神庙。

浪人 发表于 2004-7-26 08:0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WAXA</I>在2004-7-25 8:49:00的发言:</B>


<P>我对浪人的帖子望尘莫及并甘拜下风。</P></DIV>

过奖了..跟你学习,真的很长见识啊,特别是逻辑方面.

我是汉族 发表于 2004-9-19 17:19:00

<P>怎么老是打哈哈:)</P><P>封建统治者没几个好东西~~</P>

农侬 发表于 2004-9-28 11:2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WAXA</I>在2004-7-22 9:44:02的发言:</B>

<P>天子?有些词可不能乱用</P></DIV>
<P>人家汉族从来就没有认为我们有过国家。</P>

冰天雪地 发表于 2004-10-22 15:09:00

他的失败决定之后900多年壮族的命运。

buxmaanz 发表于 2004-11-18 11:4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越色僚人</I>在2004-7-22 11:52:15的发言:</B>



<P>
<P><B>你说话小心点,不然我们可对你不客气。</B>侬智高是壮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和令人尊敬的南天国皇帝,我们永远崇敬他。</P>
<P>越南人于1000多年前独立建国之后,频频北侵广西的年代当中,北宋王朝在国防和军务上重北轻南,为防御西北边疆的西夏而几乎放弃了对南边的防务,使得越南人的入侵如鱼得水,僚人深受其苦。侬智高出身谠优州(今越南高平一带,当时为北宋羁縻州)僚人贵族家庭,他父亲侬全福为对抗刚独立不久的越南政权而建立过大历国,后被越南国王所杀害,侬智高接管他所辖区内的政务之后,数次向北宋求援要求内附,却得不到北宋的半点回应,集国仇家恨于一身的侬智高,1050年在现在的今天的靖西县安德镇建立南天国,举起反越反宋的大旗,在痛击了越南人的再次入侵之后,侬意识到必须联合所有溪峒僚人各部,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政权,于是东进攻陷邕州(南宁),并迁都于此,称<B><FONT color=#ff0000>仁惠皇帝</FONT></B>,改国号“大南国”,更东进广州,围困广州达两个月之久,北宋惶惶不可终日,后派名将狄青派数倍于侬军的兵力,1053年才把侬智高击败。侬智高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向世人宣誓了僚人捍卫民族尊严和主权意识的声音,是壮族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壮族人民永远怀念他!</P></DIV>
<P>

实在不好意思,我县(贵州南部)有两支王姓,一支是明朝时从江西来的,另一支就是北宋皇佑年间,与黄姓一道,从浙江余姚杏花村,随狄青将军"征伐"(家谱写的,不是我说的啊)侬智高时来的,现已全部成了布依族.但这是历史,与我们无关啊.</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8 11:48:17编辑过]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04-11-19 11:32:00

能成布依族就很明确地表明:王姓也好,黄姓也吧,其外来的成分是少数,无论是在血缘上或者是在文化上都不能不被布依族的汪洋大海所淹没。就我个人的意见,红水河两岸王姓和黄姓比较多比较集中的原因是罗殿国被宋王朝派遣军队灭了以后,取而代之的军政长官是外来的王黄两姓人。为了税收的方便要编籍入户,而当时当地的布依族先民是有名无姓的,于是就用王、黄两姓分别赐予布依族先民。相关意见更详细的写在我的那篇《别信家谱的编造》里,请 <FONT color=#000066><B>buxmaanz</B></FONT> 贝侬上去指正啊!

特田栏钟 发表于 2004-12-24 20:51:00

Daxgoeng  Noengz  Ceiqgau  couh  dwg  goeng  vuengzdaeq  Bouxcuengh  raeuz!  Doenghbaez  dwg,  seizneix  dwg,  cograwz  ciengzlwenx  cungj  dwg!!!

螞蟻 发表于 2005-3-19 22:33:00

<P>如果"天子"是漢語或者漢文字的表達方式,那有聽說儂智高傳說故事的貝儂,又是如何用你們自己的話稱呼"儂智高"還有有他的媽媽"阿儂"呢?有沒有哪裏有口頭關於"儂智高妻子"的傳說呢?</P><P>回覆23樓的貝儂靖西安德已經有一個儂智高廟了。</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5-3-19 23:2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螞蟻</I>在2005-3-19 22:33:53的发言:</B>

<P>回覆23樓的貝儂靖西安德已經有一個儂智高廟了。</P></DIV>
<P>是么?请问是以前留下来的还是新建成的呢?</P>

凌晨 发表于 2005-3-19 23:43:00

浪人兄 想看看《侬智高天子》这本大作,请问如何与农先生联系。

浪人 发表于 2005-3-20 10:40: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凌晨</I>在2005-3-19 23:43:12的发言:</B>
浪人兄 想看看《侬智高天子》这本大作,请问如何与农先生联系。 </DIV>

非常抱歉.《侬智高天子》一书于2000年出版,偶也不知道现在是否有存书.可以和靖西的壮学会联系看看.

nnnwood 发表于 2005-3-20 11:36:00

有些东西没必要争辩的, 把每个人都能当成争辩的对手,显然会抬举一些人,抬高本来没有任何资格的人.

螞蟻 发表于 2005-3-28 23:22:00

這個廟大是新建而成的,跟現在所見到的安德南天門是同一時間建的,不過以前在今廟址附近也有一個廟,據說是伏波廟。

卜僚 发表于 2005-4-6 21:03:00

侬志高不应该去攻广东,而应该先统一广西壮族,然后才步步为营向外发展,即使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先统一才进攻中原。哪有未统一本民族便向外扩张的道理。如果先统一后扩张,现在的皇汉们可不止要骂元清,还要骂大南了。

胡屠虫 发表于 2005-4-20 14:44:00

<P>每年回家,都要路过安德,过去眼睛没近视,车近了就看到横跨公路的牌子:欢迎来到南天国。</P><P>侬智高攻打广州并非战略失误,从大的战略上来说,单守广西是守不住的,而且广西对于广东的经济依赖比较严重,同时,因为广东经济比较发达,如果能够攻下广东,可以建立坚实的经济保障,结合广西的人力物力,才能有大作为,然后可以依靠五岭屏障抵御南下的进犯,如果留着广东,宋军完全有能力从广东直入广西,历史证明,宋军正是由东往西打的,所以侬智高攻打广州五十多都不愿放弃。</P><P>侬智高的失误在于战术失误以及北方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据说柳州一战几乎逼得狄青跳河,全靠骑兵及时从侧翼冲垮我义军军阵才扭转战局。同时,侬智高的战争准备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他没有能够全面联合各部和全面发动群众,以至于后来有僚部首领协同宋军围剿义军,根据资料显示,义军军力不大,是万余还是三万不记得了,可皇帝派给狄青的单是骑兵就有(五千还是一万?大概是这两个数之一),以如此薄弱的兵力从今天的桂西远征广东,战线如此之长,后勤补给之困难,如果没有后方各部的齐心支持,对于远征的义军将是非常严酷的考验,特别是兵力几乎就是无法补给,伤员几乎没有接济,而我没有更多资料去了解当时柳州一带各僚部对于义军的态度,如果有他们的支持,倒是可以利用西向的水流进行后勤补给和兵员补充,但从各方面来看,义军在西部达到顶峰后就很缺乏大规模的兵力补充了……</P><P>我需要更多的资料研究侬智高起义之战,可是这些资料就象侬智高攻打广州时的兵力一样匮乏,希望能够得到诸位的帮助,谢谢……</P>

红棉树 发表于 2005-4-20 15:41:00

<P>我多次去过靖西安德,也多次去过那坡,在安德镇并没有看到“欢迎来到南天国”这样的牌子,看到的是一个横匾为“南天国置地”的牌楼。</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0 15:41:57编辑过]

依维 发表于 2005-4-26 11:24:00

<P>     </P>
<P><FONT size=+0><FONT ><FONT color=#000066><B>回buxmaanz贝侬</B></FONT><FONT color=#000000>实在不好意思,我县(贵州南部)有两支王姓,一支是明朝时从江西来的,另一支就是北宋皇佑年间,与黄姓一道,从浙江余姚杏花村,随狄青将军"征伐"(家谱写的,不是我说的啊)侬智高时来的,现已全部成了布依族.但这是历史,与我们无关啊.</FONT></FONT></FONT></P>
<P>在宋时,江西,江浙一带应该有僚人啊!!并非狄青部下全是汉人!</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6 11:33:46编辑过]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侬智高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