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临高话与海南村话[文摘]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12)<p>P.723 “海南省”部分<p>……除了上述少数民族之外,本省北部和西部还有56万余人,目前自称汉族但至今仍使用着两种少数民族语言。一种是“临高话”,另一种是“村话”。<p>在本省北部的临高、儋县、澄迈、琼山四个县以及海口市郊区一带,有50万余人历来使用着一种与当地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很不相同的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半数以上集中在临高,占该县人口的90%以上;其次在琼山,有11万多人,占该县人口的24%左右;澄迈有4.8万余人,占该县人口的10%左右;儋县有2.4万余人,占该县人口的4%左右;海口市郊有5.4万余人,占郊区农业人口的72%左右。由于居住在临高的人口最多,比例又大,当地的人习惯把这种语言称为临高话,用“临高人”泛指使用临高话的人。据有关学者研究,临高人来海南岛定居的时间较早,大约是在秦汉时代。<p>临高人一般以居住地名相称,如称东英人、白莲人、长流人等等。过去一些国外学者称他们为“翁贝”或“贝”(Ong-Be或Be)。据了解,海口市郊长流一带的居民,称什么村的人为翁贝××,如本利村人叫翁贝本利,因此“翁贝”只有“(某某)村人”的意思,不是他们的自称。<p>临高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当地人全部使用临高话。各县临高话在语音上有一定的差别,可分临澄土语和琼山土语两个土语。由于语音有差别,各土语的人通话有一定困难,但仍可以用各自的土语进行交际。居住在临高县操各种汉语方言的汉族,也能用临高话交际。所以该县的人使用汉语的机会比其他县的人少,汉语水平也低一些。一般地说,居住在城镇的人多兼通海南话和普通话,居住在农村的人,男子略懂当地汉语,妇女和儿童一般不懂汉语。在城镇或农村中,念文件、读报时用本地话(汉字临高读音)来读。学校用普通话教学,学生课外仍多使用本地话,一般不懂也很少使用海南话,只有县机关开会或者与外地人接触时才用海南话或普通话。<p>村话分布在海南岛西部昌化江出海处两岸,有6万余人,他们自称“村人”。使用着一种与黎语有点近似的语言,他们称为“村话”。村人与黎族美孚方言的人住地毗邻,但彼此不能通话。操村话的人历来报称汉族。经初步鉴定,村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一种语言,但与黎语较为接近,如与黎语同源的词有31%左右,与壮语同源的有28%左右。村人居住的农村内,一切活动都使用村话,甚至读书读文件也用村话的读书音(汉字村话读音)来读。农村里群众懂海南话和普通话的不很多。但有些乡镇(如四更镇)读书的人较多,外出工作的人也多,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比当地黎族高。<p>……操村话的人能操汉语的不比黎族的多,中老年妇女基本上不懂当地汉语,但学生不论男女都能略懂普通话。村话地区中的一些乡村属革命老区,干部和知识分子较多,但另一些乡村(如我们作抽样调查的东方县三家乡)群众汉语水平则较低,男子能熟练使用当地汉语或普通话的只有36.7%,加上略懂的人数也分别只有43.3%和60%。如果把妇女也计算在内,懂当地汉语的只有25%,而懂普通话的只有27.3%。<p><br>抄录者注:<br>1、上述语言使用情况,由《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和文字问题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于1986-1988年。<br>2、海南汉族、黎族、苗族等人口数据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但不知临高人和村人的人口数据是1982年的数据还是1986-1988年的数据。<br>3、“海南话”(又称“琼文话”、“文昌话”)属闽方言,与广东省的雷州话(自称“黎话”)、潮汕话很接近。海南汉语方言还有儋州话(属粤方言)、客家话、军话(属北方方言)、疍家话等,人数较少。 中国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cn/ 海南省<p>海口市<br>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邮政编码570102。区号0898。<p>秀英区 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区人民政府驻秀华路。<br>龙华区 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区人民政府驻民声东路。<br>琼山区 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区人民政府驻建国路。<br>美兰区 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区人民政府驻振兴路。<p>附:<br>国务院10月16日批准(国函92号):撤销琼山市和海口市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以原琼山市和海口市原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的行政区划设立海口市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br>行政区划调整后<br> 秀英区:辖海口市原秀英区的行政区域和原琼山市的石山镇、永兴镇、东山镇以及遵谭镇以海榆中线公路为界的西侧地区,区人民政府驻秀华路。<br> 龙华区:辖海口市原新华区的行政区域和原琼山市的龙桥镇、龙泉镇、新坡镇、遵谭镇以海榆中线公路为界的东侧地区以及府城镇的薛村、大样村,区人民政府驻民声东路。<br> 琼山区:辖原琼山市的府城镇(薛村、大样村除外)、龙塘镇、云龙镇、红旗镇、旧州镇、三门坡镇、甲子镇、大坡镇和海口市原振东区的国兴街道以及蓝天街道的米铺居委会、道客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建国路。<br> 美兰区:辖海口市原振东区的行政区域(国兴街道以及蓝天街道的米铺居委会、道客居委会除外)和原琼山市的灵山镇、美兰镇、三江镇、大致坡镇,区人民政府驻振兴路。<p>行政区划调整前<br> 海口市面积244平方公里,人口57万。邮政编码570102。区号0898。<br> 新华区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21万。邮政编码570206。<br> 振东区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24万。邮政编码570203。<br> 秀英区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12万。邮政编码570311。<br> 琼山市面积2068平方公里,人口69万。邮政编码571100。区号0898。<p><br>三亚市<p>面积1887平方公里,人口48万。邮政编码572002。区号0898。<p><br>省直辖行政单位<p>琼山市 面积2068平方公里,人口69万。邮政编码571100。区号0898。<br>文昌市 面积2403平方公里,人口53万。邮政编码571300。区号0898。<br>琼海市 面积1692平方公里,人口45万。邮政编码571400。区号0898。<br>万宁市 面积1884平方公里,人口55万。邮政编码571500。区号0898。<br>五指山市 面积1169平方公里,人口11万。邮政编码572200。区号0898。<br>东方市 面积2256平方公里,人口37万。邮政编码572600。区号0898。<br>儋州市 面积3265平方公里,人口87万。邮政编码571700。区号0898。<p>临高县 面积1317平方公里,人口41万。驻临城镇,邮政编码571800。区号0898。<br>澄迈县 面积2068平方公里,人口48万。驻金江镇,邮政编码571900。区号0898。<br>定安县 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31万。驻定城镇,邮政编码571200。区号0898。<br>屯昌县 面积1232平方公里,人口26万。驻屯昌镇,邮政编码571600。区号0898。<p>昌江黎族自治县 面积1596平方公里,人口23万。驻石碌镇,邮编572700。区号0898。<br>白沙黎族自治县 面积2117平方公里,人口18万。驻牙叉镇,邮编572800。区号0898。<br>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面积2693平方公里,人口20万。驻营根镇,邮编572900。区号0898。<br>陵水黎族自治县 面积1128平方公里,人口32万。驻陵城镇,邮编572400。区号0898。<br>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面积1161平方公里,人口16万。驻保城镇,邮编572300。区号0898。<br>乐东黎族自治县 面积2747平方公里,人口45万。驻抱由镇,邮编572500。区号0898。 根据最新的海南各县市总人口,结合八十年代海南各县市临高人的人口比重,重新估算临高人的人口分布如下:<p>临高县 总人口41万 临高人约37万(约占90%)<br>琼山市 总人口69万 临高人约16万(约占24%)<br>澄迈县 总人口48万 临高人约5万(约占10%)<br>儋州市 总人口87万 临高人约3万(约占4%)<br>海口市 总人口57万 临高人约8万(约占15%)<p>合计 海南临高人总人口约69万<p>考虑汉语人口增长率高于非汉语人口增长率等因素,临高人总人口可能只有65万人左右。 这些资料应该比较科学和客观。 据我所知,一直以来,由于强势民族的“优势主导”,加上普通百姓人人都有的趋吉避凶心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是讳言自己的真实民族身份的。这种情况在南方人当中就更加突出了。如果进行综合的民族调查,海南省的“临高人”应该是古越先民的后裔,与今天的僚人同源同流。解放初,在进行民族认定时,他们之所以将自己定为汉族,我认为并非都是全体“临高人”自认的,而是在领导的“领导”下被动确认的。这样的事并非我妄加揣测。如此的实例,大家就近自己的故乡多方查访,肯定是会有收获的。在这里单举一个例子。在1982年代的人口普查中,土家族人口爆发式增长了很多。贵州省的东北角就冒出好几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后来认识了几个那个地方的人,他们说划定民族的时候,是某一姓氏的人为某民族,另一个姓氏的人为另一民族。这样的简单做法,就难免将平民百姓的民族身份搞乱了。而地方领导之所以如此干,其中所含的“猫腻”,是不难理解的。 楼上说得对,其实在广东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其实按国际惯例办事最好,让人们自报。其实一个人属于什么民族,不是由某一领导说了算的。 我到过临高县城,的确,该县的强势语言是临高话,镇上居民的主要交流用的是临高话,即便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也莫不如此,假若临高话算是壮语的一种(或算是壮系语言的一种)的话,那临高大有可能成为以壮系语言为主要语言的最后的县级城市------当我们广西的那少数几个壮语仍为主要语言的县城也逐渐转为汉语之后。在其他海南人的印象里,临高人是又臭又硬:说的话别人听不懂,脾气又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很可惜我们广西的壮族人没有这种脾气!!!? <br>有关临高话的语言资料在广西民族学院网上的壮侗语言文化网上可以找到,相比较,确实与壮语有很相近的地方。 海南临高话接近于壮语,海南村话接近于黎语,而广西的壮语跟海南的黎语差异很大,是不能通话的。因此,把临高话与村话混为一谈是不应该的。<p>阿沛提到的“E”语言,可能是广西五色话或者六甲话,前者为壮侗语与汉语的混合语,后者据说是比较奇特的一种汉语土话。具体怎么回事,我也说不清。 <P><b> 村话(ge long)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一种语言,但与黎语较为接近,如与黎语同源的词有31%左右,与壮语同源的有28%左右。</b></P><P> 上次还看到一个介绍<b>,临高话与黎语同源的词有21%左右,与壮语同源的有57%左右。</b>但不知道<b>黎语与壮语</b>本身有多少同源词。我想应该不是太多,毕竟是不同语族的。</P><P> 另外能不能介绍一下同源词如何断定,完全一样?还是一部分相同(如声母或韵母)</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迪椰</I>在2004-11-23 20:25:20的发言:</B><P><B> 村话(ge long)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一种语言,但与黎语较为接近,如与黎语同源的词有31%左右,与壮语同源的有28%左右。</B></P>
<P> 上次还看到一个介绍<B>,临高话与黎语同源的词有21%左右,与壮语同源的有57%左右。</B>但不知道<B>黎语与壮语</B>本身有多少同源词。<FONT color=#ff0000>我想应该不是太多,毕竟是不同语族的。</FONT></P>
<P> 另外能不能介绍一下同源词如何断定,完全一样?还是一部分相同(如声母或韵母)</P></DIV>
<P>红色部分,迪椰贝侬说的不对,壮语和黎语都属于壮侗语族(又称侗台语族或台语族),怎么会是不同语族呢?只是不同语支而已,壮侗语族分为壮傣语支(又称壮泰语支或台语支)、侗水语支、黎语支和仡央语支等四个语支(仡央语支归属壮侗语族还有争议),壮语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黎语属于壮侗语族黎语支,壮语和黎语、侗语的分化比较早,早于壮语与泰语、老挝语、傣族语、掸族语的分化。
<P>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75页:“在500多个常用的基本词里,<FONT color=#0000ff>黎语与同语族其他语言相同的词约在18—30%之间,平均大约在22%,</FONT>如果以100个最常用的基本词来比较,相同的词平均为38%左右。”黎语与同语族其他语言明显相同的有52个。如天、太阳、星、月亮、云、雨、水、石头等等。第76页:“在这52个相同的词当中,<FONT color=#0000ff>黎语与壮语相同的有47个</FONT>,与傣语相同的44个,与侗语相同的31个,与水语相同的30个。”</P> 噢,把“语支”和“语族”搞混了,多谢贝侬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4 9:25:41编辑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