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10-25 11:03:00

关于壮语地名的反译与壮语地名的变化

<p>壮语地名→音译汉名→壮语反译</p><p>现在的一些壮语地名,在现代壮语里已经找不到对应的意思了,即无法解释这些地名的来源和意义了。我发现,这些无法翻译的壮语地名,不仅是因为古壮语的遗失,还有部分是因为壮汉互译后再反译壮语的结果。举个例子:</p><p>我们村以前最初是叫“惘晓”,意为“碧绿的深潭”之意。“惘”,即深潭,“晓”为绿色之意。村名的来源是因为当初建村的时候,村中央有两口上下相连的深潭,形似一盏灯,于是大家都围着这两口潭边建房,村名也以潭为名。</p><p>后来,官方以汉文记载地名时,我们村以壮语音译,记为“王晓”,用当时本地的官方语言--西南官话来说,也算译得蛮准的。但久而久之,当人们(特别是外村的人)再用壮语来称我们村的时候,便不再称原来的名字“惘晓”,而是根据汉文的记名“王晓”反译成壮话来称呼:把汉文“王”翻译成壮音“洪”音(帝王、国王之意)。于是,我们村的壮语村名现在也就成“洪晓”,而“惘晓”的原名却没多少人知道了。“惘晓”可以用壮语解释,但“洪晓”却解释不了了,难道解释成“绿色的国王”,没道理啊。</p><p>不知道类似的情况,其它地方是不是还有很多?</p><p></p>

梁显宁 发表于 2007-10-25 13:35:00

<p>你好歹还像点音,我们这边的村子叫作“兴平”,但之前壮语叫作“Faex Lungh”,想笑又笑不出来啊。或许不是人家帮我们命名的,是我们以前的那些渴望脱胎换骨的“精英”们改的。</p><p>想想也对,以前的“精英”们连族谱都能编,什么不能编?</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5 13:48:04编辑过]

wenliqan 发表于 2007-10-25 14:59:00

这种情况应该是非常普遍的吧,很多是壮语音译,然后到结果却丢失了壮语原意。

闻多 发表于 2007-10-25 20:43:00

<p>我的村名更加莫明其妙:汉字是"必罗"或"薜罗",壮音是buxnda,两者好象没有关联,也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p>

Honghlaj 发表于 2007-10-26 20:4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梁显宁</i>在2007-10-25 13:35:00的发言:</b><br/><p>我们这边的村子叫作“兴平”,但之前壮语叫作“Faex Lungh。</p></div><p>原來Faex Lungh就是你們那里呀,本家族有位奶奶來自那龍,以前人們一直叫她Mehlungh,也經常聽老一輩的人說起Faex Lungh,就是不知道Faex Lungh在哪裡。He,he,現在總算知道了。</p>

路漫 发表于 2007-10-26 23:20:00

壮族地名的演变的确有很多学问在里面,久而久之就像路所说的,使人们不知所以。应该有人出来收集一下,让壮族地名能真正体现其名其义,如何?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7-10-28 17:54:00

最近一期《三月三》民族语文版有文章专门讨论了壮语地名的问题。方便的贝侬可以找来看看。

vaiz 发表于 2007-10-28 18:53:00

<p>我们镇有个村,名叫“王小”,平话读作Hongz chiuj.是一个壮族壮语村庄。我是写发票时才知道它的汉语名叫“王小”的,按字面用平话来读的话,应该是hungz siuj的。我们镇也有桂柳话,不知这个村说不说。</p><p>不知与楼主所说的有没有关呢?</p>

南盘之女 发表于 2007-10-28 21:55:00

以前看过我们县的县志,里面有每个村屯的介绍,常常会说明村名是壮语谐音,原意是什么等等。不知道别的县志是不是都这样,有心研究的贝侬可以查查各地县志看看。

越僚 发表于 2007-10-29 12:53:00

我们县出版了一本地名志,很多地名都标有布依文,可以追查到地名来源和本义

发表于 2007-11-3 01:4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vaiz</i>在2007-10-28 18:53:00的发言:</b><br/><p>我们镇有个村,名叫“王小”,平话读作Hongz chiuj.是一个壮族壮语村庄。我是写发票时才知道它的汉语名叫“王小”的,按字面用平话来读的话,应该是hungz siuj的。我们镇也有桂柳话,不知这个村说不说。</p><p>不知与楼主所说的有没有关呢?</p></div><p>这个难说,应该先了解村子壮语名的本意,然后再对照汉译音名。</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 1:42:39编辑过]

梁显宁 发表于 2007-11-6 17:2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Honghlaj</i>在2007-10-26 20:42:00的发言:</b><br/><p>原來Faex Lungh就是你們那里呀,本家族有位奶奶來自那龍,以前人們一直叫她Mehlungh,也經常聽老一輩的人說起Faex Lungh,就是不知道Faex Lungh在哪裡。He,he,現在總算知道了。</p></div><p>其实,在我那边,lungh 一般是指杂居形成的村子。以前那龙、双定、金陵都是原来那龙公社的。而我们村之前叫作 Faex Lungh,我们那边将“圩日”称为 faex 或者 hei,因此直接意思就是“有集贸的村子”,狭义上指市集,广义指双定镇。而现在的“那龙”就是“Daengz Hei”。金陵叫作“Kaem Lwngz”。就不太懂得其含义了。过几天回家顺便请教老爸老妈才行。</p>

c636 发表于 2008-5-30 22:45:00

<p>http://book.idoican.com.cn/Detail/DefaultView.aspx?BookId=m20071128m021w018009</p><p>&lt;&lt;壮语地名的语言和文化&gt;&gt;</p><li><span class="blue">出版社</span>:广西人民出版社 </li><li><span class="blue">作者</span>: 覃凤余, 林亦 著 </li><ul><li><span class="blue">出版时间</span>:2007-06-01 </li><li class="Nofloat"><span class="blue">ISBN</span>:9787219059593 </li></ul>

贝侬班 发表于 2008-6-10 17:30:00

<p>我们村叫"bada".现在干脆就意译为"河口"了.近来为了搞旅游,又把她改为"青河".除了老人.可能过不几年就没人知道村名的原意和原音了.唉</p>

vaiz 发表于 2008-6-12 11:3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贝侬班</i>在2008-6-10 17:30:00的发言:</b><br/><p>我们村叫"bada".现在干脆就意译为"河口"了.近来为了搞旅游,又把她改为"青河".除了老人.可能过不几年就没人知道村名的原意和原音了.唉</p></div><p>Bakdah河口</p>

乙圩男孩 发表于 2008-7-18 17:30:00

<p>好像有好多地名都是音译成汉语的,用汉语理解不了的</p>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8-7-20 09:43:00

壮语反译莫名其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壮语地名的反译与壮语地名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