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明山龙母揭秘》一书出版
<P> <br> <FONT face=黑体>本站讯</FONT> 全国第一本论述龙母文化源流的专著《大明山龙母揭秘》一书最近出版。该书以大量的事实和资料说明龙母文化发源于广西的环大明山地区,指出岭南的龙母文化带有明显的壮族文化基因,这一龙母文化新的研究成果一公布就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br> 《大明山龙母揭秘》一书由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罗世敏和本站理事会总顾问谢寿球主编,广西一批在考古学、历史学、壮学、文化学、民俗学、生态学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该书的编撰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张声震,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族文学大师梁庭望分别作了序,他们两人对壮族龙母文化研究专著的出版予以很高的评价。张声震指出,环大明山壮族龙母文化的发现是一个令人精神振奋的重大发现。梁庭望指出,大明山原生态龙母文化的发现,是继田阳敢壮山布洛陀圣山之后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是2005年壮学最辉煌的成果。<br> 《大明山龙母揭秘》一书共38万字,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P><P><br> </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3 18:03:52编辑过] <P>个人觉得,那个石雕像非常有意思,在村口那么立着……龙英村值得深入调查</P>
<P>在还没对这一带做深入的田野之前,最好媒体别炒得太厉害了啊,否则有变成第二个“敢壮山”的危险……</P> 不错呀,就算第二个又什么样,壮族不能有很多的民族精神家园吗? 令人精神振奋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wenliqan</I>在2006-4-13 20:51:55的发言:</B><BR>不错呀,就算第二个又什么样,壮族不能有很多的民族精神家园吗?</DIV>
<P>
<P>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不是炒一炒、唱一唱、赞一赞,就形成的</P>
<P>个人以为,承载一个族群的历史、记忆、文化,并且得到其中大多数人的真正认同和爱护的地方,才可能说得上“精神家园”</P>
<P>所以精神家园应该是经过许多代人,经历漫长历史中的打磨,才沉淀在族群记忆里,难以磨灭的一种象征</P>
<P>既然认为可以找到(而非“制造”)精神家园,就须以严肃的态度,认真的科研,冷静的思考去处理与之相关的问题。至少如此。</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朱六六</I>在2006-4-14 11:11:47的发言:</B><BR><BR>
<P>
<P>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不是炒一炒、唱一唱、赞一赞,就形成的</P>
<P>个人以为,承载一个族群的历史、记忆、文化,并且得到其中大多数人的真正认同和爱护的地方,才可能说得上“精神家园”</P>
<P>所以精神家园应该是经过许多代人,经历漫长历史中的打磨,才沉淀在族群记忆里,难以磨灭的一种象征</P>
<P>既然认为可以找到(而非“制造”)精神家园,就须以严肃的态度,<STRONG><FONT color=#bb7444>认真的科研</FONT></STRONG>,冷静的思考去处理与之相关的问题。至少如此。</P></DIV>
<P>
<P> 先 买一本看了再说嘛,书还没读就在议论似乎意义不大。据楼主的介绍动用了这么的的专家似乎已经“认真的科研”了。</P>
<P> 去那里找这本书啊?找了许多书店不见有卖。楼主有这本书,为何不把它扫描上传给大家读读?</P> <P>民族文化不能是小姑娘,不能随便又涂又抹,任人各取所需!</P>
<P>壮族意识的凸现需要不断地挖掘和冷静的思考。</P>
<P>走出壮族看壮族,走出广西看壮族!</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3 20:59:19编辑过] 其实很多关于壮族的书在外地是买不到的。 <p>龙母文化在武鸣长安村</p><p><br/></p><p>特屈龙(左锋上)与母亲(右崖画)相守</p><p> </p><br/>特屈生活的龙宫 <p><br/></p><p>特屈从蜗螺中变出</p><p> </p><p> </p><p>特屈葬母之地</p> <p><br/></p><p>特屈面向母亲坟墓长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