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5-12-4 15:29:00

有的乡村壮族人也像城里壮族人一样放弃母语

<P><STRONG>现在,有的乡村壮族人也像城里壮族人一样放弃母语。请看下文:</STRONG></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STRONG>东兴有2000姓鸡人 至今已传8代</STRONG></FONT> </P>
<P>    在中国十二生肖中,姓龙、姓马、姓牛等甚众,而姓鸡者确为鲜见。以致鸡年春节前后,有人吵吵嚷嚷:全国姓鸡者,仅剩佛山两姊妹了。其实,单在广西东兴,姓鸡的就约有2000人!</P>
<P>    记者去年9月到东兴万通物流采访,就偶遇一姓鸡的东兴籍货车司机。物以稀为贵,从此,这鸡姓便印在脑子里了。 </P>
<P>    春节这几天,顺藤摸瓜,发现这姓鸡的司机大佬的老家,竟是整村整村的姓鸡人! </P>
<P>    在防城港,“光坡鸡”和“那漏鸡”相映成趣,前者是说港口区光坡镇的肉鸡有名,后者是说东兴市江平镇那漏村的鸡姓很独特。东兴市姓鸡的2000多人,不仅仅是那漏村,江平镇的横隘村、思勒村及东兴镇都有鸡姓的人分布。 </P>
<P>    东兴市内的鸡姓同宗同祖,故地为江平镇横隘一处名为园提牛的地方,当年老祖宗生出七个儿子,成为七房鸡姓分布东兴各地,至今已有8代。每年清明,整个东兴的鸡姓都一起去祭扫祖宗。 </P>
<P>    江平姓鸡的基本集中在该镇北部山区,最集中的便是那漏村,两个生产组300人都姓鸡,鼎鼎有名的生了10个儿子的鸡十公便是那里的。而横隘村鸡姓则有400多人,不过住得相对分散。<FONT color=#0033ff>以前江平的鸡姓人讲壮话,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有个别还会讲一点,年轻人只会讲当地的白话了。</FONT>每年的正月十四,每个村都由社头组织大家出社山做社祭拜,据说是为了纪念伏波将军的诞辰。 </P>
<P>    横隘村有个党龄与工龄一样长的鸡支书。鸡支书名叫鸡贤益,今年58岁,1964年担任生产队干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2月到东兴水利局下属的江平镇夹浪拦河管理所工作,1984年开始担任管理所的党支部书记兼负责人,直到去年3月申请退职。2003年,鸡支书的老家横隘电河村的水利被毁,村里一直拿不出钱来维修,全村的老少眼巴巴等着天水。做了40年水利工作的鸡支书急在心里,主动提出赞助一吨水泥给村里修建水渠。 </P>
<P>    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出工出劳,电河水渠问题迎刃而解。可是没有人知道,他在镇里的两层楼房是借钱分期建起,直到去年债务才还清。春节前广东老板丢下个木箱厂回去过年,请他帮看管,晚上鸡支书就在厂里过,大年三十也是这样。 </P>
<P>    据鸡支书介绍,从他父亲保留下来的印章得知,他们原来的姓氏实为“雞”字,而非“鷄”字,使用简化字后没有了“雞”字,只能用鸡为姓,不过很多人都不认这个“鸡”字,只认“雞”姓,户口本和身份证上以“鸡”字为姓,实非得已。 </P>
<P>    雞姓的根源还可以上溯到南宁苏圩,更老的是在博白清化,去年他还上苏圩参加过那里的祭祖活动,这两个地方的族人都改为姓奚了。在东兴把姓“鸡”改为姓奚的也大有人在,如今约占整个鸡姓的1/3,他们一般都是外出工作或打工觉得姓氏不雅后改的。像在江平开诊所的奚旭超,早在外出参加工作时就把姓改了。鸡支书的二女儿当年去广东打工,因为姓鸡老是被人拿来开玩笑,一气之下请假回来跟小妹一起改姓奚了。 </P>
<P>    鸡支书的堂弟鸡贤积说,要将“鸡”这个姓氏改为奚便是背祖了,他不干,现在写什么要签名他都是写“雞”字。 </P>
<P>    来源:新华网     责编:罗晓     作者:记者 甘毅 通讯员 苏凯 </P><br>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5-12-4 15:35:00

<P>东兴有2000姓鸡人 至今已传8代</P>
<P><a href="http://www.gxnews.com.cn/" target="_blank" >http://www.gxnews.com.cn/</A> 02月16日 </P>
<P>    在中国十二生肖中,姓龙、姓马、姓牛等甚众,而姓鸡者确为鲜见。以致鸡年春节前后,有人吵吵嚷嚷:全国姓鸡者,仅剩佛山两姊妹了。其实,单在广西东兴,姓鸡的就约有2000人!  <BR>    记者去年9月到东兴万通物流采访,就偶遇一姓鸡的东兴籍货车司机。物以稀为贵,从此,这鸡姓便印在脑子里了。 <BR>    春节这几天,顺藤摸瓜,发现这姓鸡的司机大佬的老家,竟是整村整村的姓鸡人! <BR>    在防城港,“光坡鸡”和“那漏鸡”相映成趣,前者是说港口区光坡镇的肉鸡有名,后者是说东兴市江平镇那漏村的鸡姓很独特。东兴市姓鸡的2000多人,不仅仅是那漏村,江平镇的横隘村、思勒村及东兴镇都有鸡姓的人分布。 <BR>    东兴市内的鸡姓同宗同祖,故地为江平镇横隘一处名为园提牛的地方,当年老祖宗生出七个儿子,成为七房鸡姓分布东兴各地,至今已有8代。每年清明,整个东兴的鸡姓都一起去祭扫祖宗。 <BR>    江平姓鸡的基本集中在该镇北部山区,最集中的便是那漏村,两个生产组300人都姓鸡,鼎鼎有名的生了10个儿子的鸡十公便是那里的。而横隘村鸡姓则有400多人,不过住得相对分散。以前江平的鸡姓人讲壮话,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有个别还会讲一点,年轻人只会讲当地的白话了。每年的正月十四,每个村都由社头组织大家出社山做社祭拜,据说是为了纪念伏波将军的诞辰。 <BR>    横隘村有个党龄与工龄一样长的鸡支书。鸡支书名叫鸡贤益,今年58岁,1964年担任生产队干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2月到东兴水利局下属的江平镇夹浪拦河管理所工作,1984年开始担任管理所的党支部书记兼负责人,直到去年3月申请退职。2003年,鸡支书的老家横隘电河村的水利被毁,村里一直拿不出钱来维修,全村的老少眼巴巴等着天水。做了40年水利工作的鸡支书急在心里,主动提出赞助一吨水泥给村里修建水渠。 <BR>    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出工出劳,电河水渠问题迎刃而解。可是没有人知道,他在镇里的两层楼房是借钱分期建起,直到去年债务才还清。春节前广东老板丢下个木箱厂回去过年,请他帮看管,晚上鸡支书就在厂里过,大年三十也是这样。 <BR>    据鸡支书介绍,从他父亲保留下来的印章得知,他们原来的姓氏实为“雞”字,而非“鷄”字,使用简化字后没有了“雞”字,只能用鸡为姓,不过很多人都不认这个“鸡”字,只认“雞”姓,户口本和身份证上以“鸡”字为姓,实非得已。 <BR>    雞姓的根源还可以上溯到南宁苏圩,更老的是在博白清化,去年他还上苏圩参加过那里的祭祖活动,这两个地方的族人都改为姓奚了。在东兴把姓“鸡”改为姓奚的也大有人在,如今约占整个鸡姓的1/3,他们一般都是外出工作或打工觉得姓氏不雅后改的。像在江平开诊所的奚旭超,早在外出参加工作时就把姓改了。鸡支书的二女儿当年去广东打工,因为姓鸡老是被人拿来开玩笑,一气之下请假回来跟小妹一起改姓奚了。 <BR>    鸡支书的堂弟鸡贤积说,要将“鸡”这个姓氏改为奚便是背祖了,他不干,现在写什么要签名他都是写“雞”字。 </P>
<P>    来源:新华网     责编:罗晓     作者:《广西日报》记者 甘毅 通讯员 苏凯 <BR></P>

僚人007 发表于 2005-12-4 16:13:00

<P>不是有些而是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就拿柳州(包括来宾)来讲,据我观察,教小孩讲僚语的家庭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我那嫁到沙塘的姐姐今年夏天生了个儿子,我们家一直教他讲僚语壮话,旁人还经常笑我们,虽然姐夫家并没有意见。看看现在的政府却还在装瞎眼说瞎话,老是弄一些舍本逐末,避重就轻的动作来糊我们,算什么民主,算什么本事。</P>

wenliqan 发表于 2005-12-4 20:52:00

实在无奈!!!壮语的未来就是真的在等待灭亡吗????因为这种壮语村落正在放弃壮语的状况也正在加剧,我们村真的很多人在教小孩说普通话而不教壮话,听他们的小孩说着流利的普通话而说壮话很不顺畅,我感觉很无奈,因为我曾经试图跟他们理论最后却说不过他们,毕竟反对我的人多过支持的人,我都不知道究竟真是我的不对,还是落后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4 20:53:51编辑过]

ak47 发表于 2005-12-6 15:55:00

面对现时吧,不会普通话不能当官的.

季人 发表于 2005-12-7 09:56:00

“雞”字和“鷄”字并没有什么本质分别。《说文解字》中有“雞。知時畜也。从隹奚聲。”<BR>“隹”也是鸟的意思。

whl 发表于 2005-12-9 17:24:00

<P>“------据说是为了纪念伏波将军的诞辰”</P>
<P>真有僚人百姓的,连自己的灭族仇人的诞辰都可以纪念,这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是绝无仅有的怪事哦!</P>

chinjingh 发表于 2005-12-11 17:15:00

有什么办法,统治者根本不给他们知道仇人是谁!

Mfm1992 发表于 2005-12-13 11:58:00

<P>请相信,先民的仇人早已作古。和平共处吧,只要不添新仇。</P>

八步人 发表于 2005-12-14 14:27:00

<P><FONT size=6>有些人就是会忘祖、能忘祖,不配做壮族人。</FONT></P>
<P><FONT size=6>君不见,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FONT></P>

八步人 发表于 2005-12-14 14:35:00

<P>我和你有同感。</P>
<P>我每次回家,总是教侄子、侄女说:不叫“爸”,叫“啵”;不叫“妈”,叫“咪”。</P>
<P>我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而已。</P>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5-12-14 18:14:00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八步人</FONT></STRONG>是来自贺州市八步区的贝侬吧?老家是否南乡镇?听说南乡的壮语保持得很不错。</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的乡村壮族人也像城里壮族人一样放弃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