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树 发表于 2005-7-3 16:32:00

书讯:《壮族铜鼓研究》

<P>“壮学丛书”系列之《壮族铜鼓研究》一书已于2005年3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广西文物工作队原队长蒋廷瑜著。</P>
<P><STRONG>书号:ISBN 7-219-05285-5/G·1332<br>定价:28元</STRONG> <br>(可到南宁市新竹路6号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中心购买,联系人:梁就英)</P>
<P></P>
<P><FONT size=4><STRONG>目录</STRONG></FONT></P>
<P><STRONG>引言<br>第一章 壮族与铜鼓</STRONG><br>第一节 壮族是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br>第二节 文献记载中的壮族先民铜鼓<br>第三节 壮族地区铜鼓的发现<br>第四节 壮族地区铜鼓的收藏与流传<br>第五节 壮族地区铜鼓的研究<br><STRONG>第二章 壮族先民的铜鼓</STRONG><br>第一节 濮人铜鼓<br>第二节 句町铜鼓<br>第三节 骆越铜鼓<br>第四节 僚人铜鼓]<br>第五节 乌浒、俚人铜鼓<br><STRONG>第三章 古代壮人的铜鼓</STRONG><br>第一节 隋唐时期<br>第二节 五代宋时期<br>第三节 元明时期<br>第四节 清代<br><STRONG>第四章 现代壮族使用的铜鼓</STRONG><br>第一节 民国时代的记载<br>第二节 当代壮族铜鼓的地理范围<br>第三节 壮族对铜鼓的管理和使用<br>第四节 铜鼓文化的危机与出路<br><STRONG>第五章 铜鼓的装饰艺术</STRONG><br>第一节 装饰部位<br>第二节 画像艺术<br>第三节 几何纹样<br>第四节 铭文装饰<br>第五节 雕塑装饰<br><STRONG>第六章 铜鼓的矿料来源</STRONG><br>第一节 铜鼓的合金成分<br>第二节 铜鼓的矿料俩来源<br>第三节 铜鼓的开采和铜的冶炼<br><STRONG>第七章 铜鼓的铸造</STRONG><br>第一节 壮族古代的青铜冶铸业<br>第二节 铜鼓外形的观察<br>第三节 铜鼓的铸造工艺<br>第四节 复制“铜鼓之王”<br><STRONG>第八章 铜鼓的功用</STRONG><br>第一节 乐器功用<br>第二节 神器功用<br>第三节 集众功用<br>第四节 礼器功用<br><STRONG>第九章 铜鼓与乐舞</STRONG><br>第一节 铜鼓的音乐性能<br>第二节 铜鼓调音技术<br>第三节 铜鼓的演奏方式<br>第四节 铜鼓的演奏方式<br>第五节 铜鼓舞蹈<br><STRONG>第十章 铜鼓与青蛙祭祀</STRONG><br>第一节 壮族的青蛙崇拜<br>第二节 壮族的青蛙节<br>第三节 青蛙节与铜鼓<br>第四节 铜鼓上有青蛙节的记录<br><STRONG>第十一章 铜鼓反映的壮族社会</STRONG><br>第一节 社会生活<br>第二节 宗教信仰<br>第三节 文化艺术<br><STRONG>第十二章 铜鼓文学</STRONG><br>第一节 唐代诗人咏铜鼓<br>第二节 南海神庙的铜鼓诗<br>第三节 袁枚为铜鼓写赋<br>第四节 谢启昆作《铜鼓歌》<br>第五节 梁章钜编《铜鼓联吟集》<br>第六节 高州、邕州铜鼓诗<br>第七节 壮族文人的铜鼓诗<br><STRONG>第十三章 铜鼓文化的延续和再生</STRONG><br>第一节 民间文学中的铜鼓<br>第二节 遍布壮族地区的铜鼓地名<br>第三节 铜鼓的雕塑和绘画<br>第四节 当代戏剧、舞蹈中的铜鼓<br>第五节 到处传唱铜鼓</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4 13:15:41编辑过]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5-7-8 22:27:00

好事啊

特田栏钟 发表于 2005-7-22 11:40:00

<P>我昨天刚去跟梁就英老师买了两本(在这先谢谢红棉树贝侬的宝贵信息),有意购买的贝侬可跟梁老师联系:</P>
<P>办公室电话:5870736</P>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5-8-23 17:32:00

我已邮购了这本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讯:《壮族铜鼓研究》